孙悟空若是来到金庸作品,拔一撮猴毛,轻轻一吹,什么武当张三丰,少林达摩祖师,统统脚下踩。然而猴哥下凡,到武侠世界尝尝鲜,也是凡夫俗子,小皮鞭抽在身上,亦是龇牙咧嘴,性命不保之时,膝盖弯曲,扑通一声跪下,这条“猴命”便能保住。而金庸作品《连城诀》,这里边有两个“孙悟空”,分别是六小龄童和吴樾。六小龄童饰演花铁干,吴樾则扮演狄云,这个前期让人猛捶,后期如同开挂一般,依我看“乔峰的音响”准是被人偷走,不然老实巴交的狄云,为何如此勇猛。言归正传,这部金庸作品极其经典,直到现在还未翻拍。剧中的人物形象,用曲折而又婉转,离奇而又荡气回肠的的华丽辞藻,均不能形容它的万分之一。且该剧中的头号反派血刀老祖,由计春华老师扮演,这位老戏骨的演技,在当年李连杰主演的《少林寺》中,就能从里到外,从上到下,看得干干净净。秃鹰、马宁儿、于镇海,这些经典形象,皆由计春华演绎。然而这部剧中的血刀僧,虽然无恶不作,却也让人恨不起来,甚至有些同情。年《连城诀》开播,如今已过十六载,无人翻拍这部经典。剧中的水笙,由舒畅扮演,虽美若天仙,却武功平平。毕竟年舒畅饰演的天山童姥,武功足以秒杀众多高手。前期这个角色并不讨喜,随着时间推移,才斩获无数粉丝。剧中的戚芳,由何美钿饰演,听到这个名字,你或许感到陌生,然而《难念的经》响起,钟灵的倩影至今让人难忘。不过这部金庸武侠剧,与以往的豪气干云截然不同,六小龄童饰演的花铁干,成为了“捧哏大师”,为了能活命,求饶血刀老祖。这个经典的桥段,在当年让人虎躯一震,猴哥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,全都让血刀僧“卸载”。当格式化一番后,只剩下大侠饶命四个字,或者懒惰的时候,只说“饶命”。当年大闹天宫偷吃蟠桃,盗取仙丹,而后闯冥府,独战十万天兵天将,那是何等的风光。六小龄童以花铁干的畏惧和“烧烤大师”的特质,给观众深深地上了一课。剧中的主角狄云,如果用一个字形容,那只有一个惨字,两个字则是惨烈,四个字则是惨不忍睹。想必在年,有多少观众因为狄云的惨,而怒拔电源。或者直接换台,调到乔帮主“开音响”虐菜的频道,那才叫一个舒坦。狄云的扮演者吴樾,将这个人物塑造的无可挑剔,尤其在雪谷,与六小龄童飙戏。“新旧两代猴王”丧失金箍棒后,也沦为了凡人,不过距离吴樾出演孙悟空还差七年。这剧情能成为经典,甚至现在翻看,仍然不过时,秒杀表情僵硬,剧情狗血,青春大型的“神话剧”。血刀老祖的坏,花铁干的奸,狄云的惨,都不及丁典和凌霜华,这对儿不羡鸳鸯不羡仙的悲惨侠侣。凌霜华的忠贞刻进骨子里,丁典的情亦是如此。恐怕所有形容惨的句子,用在这二人身上,都感到无济于事。我认为这部剧成为经典,绝非是偶然,而是众位演员努力后的必然。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,剧中的演员,几乎都出演过两部金庸武侠剧,这对于该剧,可谓增添不少光彩。当然光彩源自演技,以及演员对角色的把控。况且这部剧由真人真事改编,在拍摄的时候,必然花费许多功夫,用心来揣摩人物的心理。尤其是狄云这个角色,从当初的莽夫,到后来的大侠,倘若刻画出现问题,很容易“飘起来”。说不定扛着“乔峰牌音响”,出现在大众的视野。然而狄云是小人物,似侠而又非侠,驾驭不了乔帮主的音响。然而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,拍完这部剧后,六小龄童仿佛再未接过反派角色,那是因为观众无法接受“猴哥”变坏。剧中的六小龄童,属于溜须拍马,为了活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。这个反派角色,观众难以接受,想必不接反派的戏,或许这是其中一个原因。现在回看这部剧,仍然挑不出毛病,只因在当年,它陪伴我们走过童年。如今到了而立之年,它还是那么有趣,且“风韵犹存”。每个角色的塑造,都高度符合原著,至于能否翻拍超越,理应另当别论。不过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,却是无可替代的。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wh/652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